“保险+医疗+健康管理”蔚然成风,险企加速布局。3月26日,平安集团旗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特色老年医学中心,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筛查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等。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布局大健康生态圈,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各式各样的健康管理服务或模式相继推出。
险企参与健康管理、联动健康管理领域有哪些契合性?对于行业而言,深耕健康管理这一领域,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险企竞逐新赛道
3月26日,平安集团旗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特色老年医学中心,据了解,该中心将围绕老年健康和常见慢性疾病,以老年人功能综合评估和疾病早筛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多学科融合、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综合防治服务新模式。
“作为头部险企,中国平安(601318)立足人民群众健康及养老需求,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3月26日,北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在特色老年医学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表示。
一般情况下,医疗管理是保险机构及医疗服务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或医疗服务客户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以数据资源为支撑,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当前,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发布健康管理新举措,挺进这一新赛道。比如,近期,太平人寿推出以家庭场景为核心的“乐享家医”健康管理系列服务,聚焦老、中、青、少各类家庭成员日常使用频次较高的健康管理场景及服务需求,提供涵盖家庭健康保障、少儿人群健康管理、资深医生咨询、中医药服务、用药管理五大服务。
国寿寿险通过整合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推进包括线上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线下体检中心等在内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探索“保险保障+健康服务”的模式创新。
此前,众安保险与高血压领域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高血压患者的移动健康管理保障路径。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大众的需求。保险公司作为提供风险保障的主体,参与健康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健康保障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保险公司参与健康管理领域与其业务特性有着一定的契合性。首先,保险公司本质上就是风险管理的机构,而健康管理正是风险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健康管理,保险公司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客户的健康状况,进而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保费和提供个性化保障。其次,随着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还能增加客户黏性,提升品牌影响力。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也认为,险企参与健康管理、联动健康管理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和需求。
数字化将赋能更多想象空间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养老”,规划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的蓝图。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经变性病患者数量快速增加。在政策、经济、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催化下,提供科学、专业、定制的健康管理服务尤为重要。
由于保险本质上是一种非强制、低频次的需求,但若将其与人们日常必需的、高频次的医疗服务紧密结合,打造出“保险+医疗”的全新服务模式,将极大增强保险产品的用户价值和黏性。袁帅表示,险企加速布局医养生态圈的背景主要包括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支持以及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过布局医养生态圈,险企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数据资源,更精准地评估风险,进而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
整体而言,通过这种方式,保险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对于保险业而言,深耕健康管理这一领域尚有广阔的发力空间。付建认为,未来,保险公司可以整合包括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在内的全方位健康产业链,推动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目前,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集中在健康咨询和就医服务两个方面,而健康体检、健康促进等领域尚待加强。市场研究预测,随着健康险市场份额的提升,中国健康管理市场将累计创造近万亿的市场空间。
袁帅也表示,首先,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拓展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如增加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闭环。其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健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更高效的服务。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44274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